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04|回复: 1

东风恶,欢情薄

[复制链接]

30

主题

5

回帖

23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0
发表于 2020-2-2 15: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民间有句话:三十年媳妇熬成婆。现在的孩子可能不懂得这句话的含义:“熬”成婆?为什么要“熬”呀?慢慢过着,儿子长大娶妻了,自然就成“婆”了,何必说的这么艰难、沧桑?还有,成婆就成婆了,又不是成狼了,难道还想吃人?这句话应该是好多“熬成婆”的过来人的血泪缩影。然后再把自己“熬婆”过程中的血泪抛洒在自己儿媳妇身上,一代一代的熬着,重复着。自己也曾流着这样的血泪熬了过来,但终于也没有“熬成婆”——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给谁当婆去?从我而起的血泪就流到我这里戛然而止,传不下去了。想想似乎挺对不起家族的,其他方面的贡献暂且不论,但对于延续家族这方面的“优良传统”却是未尽一点绵薄之力。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即使成了“婆”,我也不会坏到让我的儿媳妇吃我曾经吃过的苦,受我曾经受过的罪,流我曾经流过的血和泪。我是一丁点委屈也不会让她受的。这样一想,心里不由虚了一下。想当年自己坚信将来一定是个把婆婆当亲妈孝敬的好媳妇,婆媳关系融洽,家庭和睦,母慈子孝,夫妻恩爱,日月甜美。不料后来却直叹当初理想太糊涂,如今现实真残酷。得到的结论是:婆媳关系这个家庭小组合,若想良性互动,必须以诚相待。若有任何一方存奸诈之心,行不良之举,家庭日常运作将举步维艰,家风堪优,家业不会怎么发展壮大。曾记在改革开放初期,文化市场初见繁荣,一些过去遭遇批判的古装戏曲被搬上乡村舞台。有一曲名叫《看女》的折子戏,说的是有一个婆婆要去看望自己出嫁的女儿。那个台词心疼地让人落泪:“我可怜的乖女儿噢,嫁到人家屋里,那婆婆凶的不得了噢,我闺女吃不饱穿不暖,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那恶婆婆还老指使她儿子打她噢。哎呀,我那可怜的女儿噢,为娘的看你来了!”正哭得十行九泪呢,转过身来突然变脸变声调:“媳妇子过来!”对着战战兢兢的儿媳妇吼道:“我去看你妹子去,你看好家,不许偷懒,把啥活儿啥活儿都干了,赶我回来还没干完的话,看我不揭了你的皮!”听着媳妇叫了一声“苦啊”之后,这婆婆才满意的格宁格宁地下场而去。另有一段折子戏《小姑贤》。那婆婆逼着儿媳妇去扫本来很干净的地。儿媳妇没法只好去扫。又担心灰尘弥了婆婆,于是关门来扫。扫完之后开门请婆婆进屋验看。婆婆一见勃然大怒:“我把你这少家失教的贱人,你娘家妈还没死哩么,咋给你连扫地都没教会?你倒是扫地哩,还是给爷爷画胡子哩?”不料里屋的小姑子突然开门出来护着自己嫂子:“妈呀,这地不是嫂子扫的,是你娃我扫的呢!”可笑那婆婆立马脸上笑成了一朵花儿:“噢,我就说么,咋扫的这么干净哩?原来是我娃扫的,东西放的斜是行行儿,顺是样样儿,地上净的都能晾凉粉儿。”又变一张脸:“媳妇子好可恨!要你这好吃懒做的媳妇子何用?让你扫地,你却逼着你妹子去扫,我女儿细皮嫩肉的,哪受得了这苦?儿子过来,给我把这贱人往死里打!”后经小姑子一番劝解:“今儿之女,便是他日之媳,媳妇即女,何苦相逼?”该婆婆终于幡然悔悟,视媳如女。结果皆大欢喜。这两出折子戏,短小精悍,以滑稽诙谐的形式展现,同时又由男子抹成古装戏中类似于媒婆的扮相来演主角婆婆,集趣味性、批判性和教育性于一体,对恶婆婆进行无情的讽刺和鞭挞,观众反响特别好。戏毕竟是戏,虽说人生如戏,但与戏却也差的很远,现实生活的组成因素和过程线条远没有台上的戏那样简单纯粹,生活中的角色也远比戏中的角色顽固难缠,要想一个恶婆婆把别人家的女儿当自己女儿一样呵护疼爱怜惜,哪有那么容易,当媳妇的也不要太天真了!当年还看过另一部大型秦腔剧《烙碗记》,剧情进行到后妈用托盘把烧红的菜碗递给继子时,台下的观众有人愤怒地朝戏台上的后妈扔石头,同时边上有人谈起此剧在另一个地方上演时,此刻竟有一名后妈当场气晕在地。不知道看到这恶婆婆压迫欺凌媳妇丑态毕现时,台下有没有恶婆婆被气倒?俗话又说,将心比都一理。婆媳都是女人,和自己年幼时一样,媳妇在未嫁来婆家之前,曾经是父母的宝贝疙瘩心尖子。谁家女儿不是父母千宠百娇长大的?她在娘家可是娇气贵重的很啊!怎么一跟了你儿子来到你家摇身一变成了你家儿媳妇,就贱若草芥,轻如泥尘了呢?你心疼心疼她,难道身上会少块肉?如果能以爱女之心爱媳妇,还会多个女儿了呢;反之,你怎么看她都觉得不顺眼,总想给新来的她在面对陌生家庭孤独处境的同时不断找事刁难欺侮她,让她雪上加霜又有苦说不出,背过人时以泪洗面,你让你儿子天天对着一个泪人、怨妇过日子,你心里是不是很爽?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是你的宝贝闺女在婆家也像你对待媳妇的方法遭遇虐待,你的心是不是会被撕碎成了一丝一缕?何况,人视我如草芥,我视人如寇仇,你在培养仇敌啊懂不懂?延安时期解放区流行的一首歌曲里有这样一句歌词: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种下仇恨他自己遭殃。你洒下的是一把荆棘种子,总不能幻想开出喷香的玫瑰。不要冠以“谨守封建礼教”的招牌为自己打掩护,一切都是品性使然。你曾经以虚伪、毒辣甚至邪恶方式赠与人家的伤害让她痛彻心扉,流血的伤口永难痊愈。但是别忘了人在做天在看,天道轮回,出来混,不论迟早,欠债总是要还的。可是时光不能倒流,到一定的时候,可怜的你除了一把可观的年龄可以夸耀之外,其余已是一无所有,奇怪你还能用什么去偿还债务?那就只好听命于老天爷的安排了。纵观历史,遍览古今所有文艺作品,大凡虐待儿媳妇的婆婆,皆出于小门小户平凡百姓之家,富贵之族官宦之家反而很少。小户人家虐媳典范当属《孔雀东南飞》中的小府吏焦仲卿他妈。而在清代伟大作家曹雪芹的古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中,遍寻前八十回甚至程高续书却找不到恶婆婆半丝痕迹。宁国府尤氏对儿媳秦可卿的关心爱惜真可谓是无微不至。媳妇有病在身,她叮嘱“你且不必拘礼,早晚不必照例上来,你就好生养养罢。就是有亲戚一家儿来,有我呢。就有长辈们怪你,等我替你告诉。’连蓉哥我都嘱咐了,我说:‘你不许累掯他,不许招他生气,叫他静静的养养就好了。他要想什么吃,只管到我这里取来。倘或我这里没有,只管望你琏二婶子那里要去。倘或他有个好和歹,你再要娶这么一个媳妇,这么个模样儿,这么个性情的人儿,打着灯笼也没地方找去。’ ”多好的婆婆!而荣国府老祖宗贾母,发现自己盛怒之下竟然错怪了小儿媳王夫人,当即自责并真诚道歉,多么感人!哪怕是地位很低的王夫人陪房、管家周瑞家的女儿来贾府找自己母亲,也是打扮得花枝招展,一见母亲开口就笑。说明她在婆家待遇优厚,否则怎会一身体面,满脸笑容?即使待媳稍有瑕疵的王夫人,因长子早逝而对长媳李纨心生埋怨,仅是不大理睬他们母子而已,至于刻毒虐待,影儿也找不到。反而是让李纨拥有一份相当大的产业,才使孤儿寡母主仆十余人丰衣足食生有所养。之后在李纨的精心哺育和教导下,儿子贾兰终于走上科举之路,“胸悬金印”、“爵禄高登”,“兰桂齐芳”再振家业,重拾贾府往日风光。书香礼仪贵族之家,具有家族担当和责任意识的婆婆的宽阔胸怀和优良品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家族的际遇兴衰。历史上因恶婆虐媳,导致了多少生离死别人间悲剧,恐怕没有人能数清楚,夫妻分手,母子分离累见不鲜。比如《后汉书》里的周郁和赵阿,比如南宋的陆游与唐婉儿,比如清代光绪皇帝和珍妃等等。恶婆之恶,何其毒也,何其酷也!即使贵为帝王,也不堪其苦。我们借赏读陆放翁的《钗头凤》,来体会一代文学家对高压母亲葬送自己美好姻缘的血泪控诉:钗头凤·红酥手宋代:陆游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325

回帖

771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771
发表于 2020-2-2 16: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